4月21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草綠花香,專家云集,由油料所、華中農大、山東花生所共同主辦的“十一五”國家863計劃與科技支撐計劃油料課題啟動會在這里隆重舉行,正式啟動了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的共6個油料課題。科技部農村科技司蔣茂森處長、農業部科教司陳彥賓副處長、湖北省科技廳黃國斌副廳長及武漢市科技局負責人出席了啟動會。油料所李光明副所長主持會議,王漢中所長作了總結發言,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官春云、陳煥春及油料界知名專家和代表近百人參加了啟動會。
這6個課題分別由油料所、華中農大、山東花生所主持承擔,全國共有60余個單位或課題組參與攻關。油料所主持承擔了其中4個課題,包括863計劃的“優質高產多抗油菜和花生分子育種技術研究及品種創制”、“油菜抗菌核病和抗逆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花生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3個課題和科技支撐計劃“優質高產專用大豆等油料作物育種技術研究及新品種選育”課題,分別由王漢中、劉勝毅、廖伯壽和劉貴華四位研究員主持。目前,該所在油料種質資源、遺傳育種、油菜抗菌核病、花生抗青枯病改良、花生病毒病防治、油料轉基因、油料品質檢測與產品加工等方面在全國具有較強的優勢,科研項目與經費年年增長,僅“十一五”開局的2006年就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際合作等各類項目104項,獲準科研經費達4000萬元。
啟動的另外兩個課題“油菜品質和雜種優勢利用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和“花生脂肪酸代謝的相關基因克隆與功能研究”則分別由華中農大和山東花生所主持承擔。
油菜、花生、大豆是我國關系國計民生的三大油料,其中油菜不僅事關國家的食物安全,隨著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還關系到國家的能源安全和環境安全。這次啟動會為代表們創造了良好交流平臺,凝聚了全國油料研究力量,通過開展分子育種技術的研究與優質高產多抗品種的創制、品質與抗病相關基因的克隆與功能研究,啟動的六大課題對于提升我國油料科研水平,促進我國油料生產發展,提高我國油料生產效益,增強我國油料產業國際競爭力,支撐我國油料產業的長久發展將起到十分有力的作用。
分享到
“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油料課題啟動會在油料所舉行
發布時間:2007-05-08
|來源: 油料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