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年全國農產品產地收貯運環節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項目總結會暨技術委員會會議在京舉行。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副局長金發忠、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構主任錢永忠、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副主任羅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以及13個部級農產品風險評估實驗室負責人等5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主任王鳳忠主持。
會上,金發忠充分肯定了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在條件創造、資源統籌、項目爭取等方面作出的努力。金發忠表示,農產品收貯運環節的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是學科最綜合、關注度最高、影響面最廣、技術難度最大的領域,同時也是未來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潛力最大的領域。他希望,各風險評估實驗室強化協作、深入研究、創新機制,在風險預警、標物研制、儀器研發、成果認定與應用等方面更進一步,把好農產品進入市場前的最后一關。
戴小楓指出,目前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形勢和歷史機遇非常難得,任務重大而艱巨,收貯運環節的風險控制和安全保障尤為重要,肩負神圣的歷史使命,各風險評估實驗室要乘勢而上,只爭朝夕。
本年度農產品產地收貯運環節風險評估團隊針對農產品在貯運及初加工環節的主要風險隱患開展專項、驗證及應急評估,采取分析驗證、模擬實驗、模型建立等手段,對農產品中風險因子進行風險排序、分析及預警,形成風險評估專項報告、管控指南、科普解讀等多項成果,為農產品生產及質量安全管控提供有力的支撐。
王鳳忠強調,項目首次實行績效考核機制,要求各風評實驗室認真匯總,梳理思路,集中精力把項目做深做透。各實驗室明年根據監管局的要求,就高腐爛變質的高敏感產品、違法違規添加的高風險產品優先評價,同時針對病原微生物、生物毒素、內生毒素、營養功能評價及品質保持技術和“三劑”問題,加大風評力度,力爭在2015年為我國收貯運環節風險評估工作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通訊員 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