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6月12日電(記者 曹霽陽)6月12日上午,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我國茸鹿遺傳育種專家鄭興濤對外宣布,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哈爾濱特產研究所培育的馬鹿“壯壯”,于當天產出一對重達28.240千克的鹿茸。經國際資料檢索,它是世界上家養同種、同鋸齡馬鹿產下的最重鹿茸。這也是“壯壯”第7次創造該項“世界紀錄”。
據鄭興濤介紹,與俄羅斯、加拿大等世界上馬鹿飼養業發達的國家相比,我國在馬鹿的本品種選育和雜交培育新品種方面,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壯壯”的成功培育是其中一項顯著成果。
今年不滿9周歲的“壯壯”是一只天山馬鹿,它出生在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哈爾濱特產研究所。一歲時收獲的初角茸鮮重就達10.410千克。這不但創下了比普通馬鹿提前一年產茸的奇跡,而且單產也相當于一般馬鹿初角茸的10余倍。
“壯壯”的培育者、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哈爾濱特產研究所研究員趙裕方說,“壯壯”的生產性能和產茸性能遠遠超過普通公鹿,首先在于它是超特級天山馬鹿的后代,具有良好的遺傳基礎,其次得益于全面改進的飼養方法。
據了解,由趙裕方研究員帶領的課題組在國際首次制定出鹿的營養標準,科學總結了不同年齡段鹿成長每天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的供應量,實現了按需喂養。品種的改進和全新的飼養模式,使得鹿群“早熟高產”變化越來越明顯,幼母鹿14個月就能發情配種,兩周歲就產仔,比普通馬鹿提前了兩年。
趙裕方告訴記者,根據天山馬鹿的自然增產規律和“壯壯”目前的生長趨勢推斷,到第10次采茸時,其鹿茸重量有望達到40千克左右。
由于鹿茸具有改善人體各器官機能、抗疲勞衰老等多種醫療保健作用,其國際市場需求不斷加大。
另據了解,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哈爾濱特產研究所承擔了農業部重點課題“馬鹿新品種選育的研究”。趙裕方研究員帶領課題組歷時15年,攻克了鹿的“人工授精”等一系列技術難關,鹿的準胎率由自然交配的不足50%提高到90%以上。通過多元雜交和幼鹿培育等育種手段培育而成的高產馬鹿新品種——東新馬鹿,徹底改變了已近親退化的東北馬鹿的低產狀況。這一課題目前已進入最后研究階段。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