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主辦,加工所協辦的“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200多名來自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的代表參加了座談會。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甘士明、副局長王秀忠、院科技局局長王小虎、加工所所長魏益民、副所長王強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
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甘士明局長在會上作了題為“加大研發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開創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工作新局面”的講話。甘士明指出,現代農業發展、農產品競爭力提升、居民營養膳食結構的平衡和市場消費結構的調整提升要靠加工業支撐;農產品加工質量穩定控制、資源有效利用與開發、產品創新、利用現代技術提升傳統產業、前瞻性技術的儲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對新時期農產品加工業及其技術研發帶來很大的挑戰;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的準確定位、科研院所與企業協作研發的創新機制建立,農產品加工研究院所聯誼平臺、行業科技支撐平臺、科技對接平臺和研發體系等四大平臺打造,以及農產品加工科研項目,都為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王小虎代表中國農業科學院在座談會上對加工所在研發體系的籌建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高度重視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積極支持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研發體系建設工作,希望加工所全力配合加工局開展工作并充分發揮國家中心在體系建設中的引領帶動作用,積極為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發展服務。
目前,全國在糧油加工、果蔬加工、畜產品加工、水產品加工等重大領域已建設研發中心201家,研發體系的框架基本形成。研發中心分布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其中在東部地區100個,中部地區51個,西部地區34個,東北地區24個。立足體系,研發中心積極開展農產品加工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篩選,大力推動技術研發與聯合攻關。據不完全統計,研發中心基礎性研究有70多項,應用研究接近200項,重大關鍵技術的攻關有20項,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734項,國家發明專利189項,技術成果推廣333項,累計培養行業人才8661人。由國家中心即加工所主持的公益性農業行業科研專項“大宗農產品加工特性研究與品質評價技術”項目于2009年立項,江南大學、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等7家專業分中心參加與協作,充分發揮了體系在項目研究中的支撐作用。
各專業分中心就本中心的建設情況、存在問題和下一步工作等進行了座談。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是以企業為主體,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為技術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農產品加工科技創新平臺。通過建設這個平臺,對農產品加工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進行攻關、熟化和示范推廣,將對提升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發布時間:2010-04-19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农民日报]书写武陵山腹地“衔接”答卷2025-08-13 18:19:00
- [新华社]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2025-08-13 14:36:00
- [科技日报]最新研究破解微塑料调控土壤酶活性“密码”2025-08-13 14:34:00
- [工人日报]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2025-08-12 15:03: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水果怎么吃,才能更健康?2025-08-12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