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許世衛介紹,該項目歷經多年研究,在信息采集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農產品市場全息信息理論,研制出農產品全息市場信息采集規范行業標準2個,研發出標準化農產品市場信息采集技術與系統;建立完成全國主要農產品批發市場以及相關田頭市場、零售市場的農產品市場地理信息關聯表,創建了農產品市場信息定位匹配采集與優化傳輸關鍵技術,實現了農產品市場的自動定位與實地匹配以及市場信息的全天候、實時性采集;創新了農產品市場數據智能處理與分析技術,研究與建立了農產品市場空間信息處理方法,提出了農產品市場信息展示技術,實現了農產品市場的地理信息空間分析;提出嵌入式技術與組件技術相結合的開發設計理念,研制出具有可自動定位、標準化采集、CAMES智能支持、操作簡單便捷的市場信息采集先進專用設備。
目前,農信采已在北京、河北、廣東等全國多個省市推廣應用,加速推動了農業市場信息采集方式發生變革,顯著提高數據采集質量與效率,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根據農信采監測數據撰寫“CAMES監測日報”和各類分析報告,報送相關部門,決策咨詢效果顯現。相關報告中形成的諸多觀點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經合組織農業展望報告《OECD-FAO Agricultural Outlook 2013-2022》提供了參考資料,以農信采數據為基礎之一,2014年4月召開了“首屆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并發布了《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4-2023)》。項目的理論與技術創新成果豐富了學科內容,推動了農業信息分析學的發展,加強了農業信息科技在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提升了我國農業信息分析研究的國際影響力。(通訊員 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