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蠶核型多角體病毒病(血液型膿病,NPV)是當前的主要蠶病,在全國各大蠶區均有發生且呈蔓延趨勢。據報道,我國每年因膿病的發生有的主蠶區產繭量要減產15%~20%,病害嚴重的蠶區減產達60%~70%。因此,培育出對NPV具有較強抗性的家蠶新品種一直是科研人員的愿望,也是最經濟、環保地保證蠶桑產業的穩產措施。
近年來,我院蠶業所科研人員在對家蠶種質資源庫進行種質資源整理研究時發現了一個對NPV有強抗病力的種質,并對其作遺傳分析,證明了其抗病性是受顯性主效基因控制。經過多年的雜交、回交和系統選擇,科研人員培育出了對NPV具有高度抗病力的家蠶品種——華康1號(871C×872C),較好地解決了生產上的難題。日前,這對家蠶新品種通過了四川省家蠶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華康1號為春、秋兼用品種,卵灰綠色,反交卵灰紫色。孵化、眠起、老熟齊一,食桑旺盛,活潑,蠶體較為粗大,普斑,抗逆性、抗病力強,上蔟齊涌,繭形長橢,大而勻正,繭色白,縮皺中等。2009-2010年,四川省蠶業管理總站、云南農科院蠶桑蜜蜂研究所受托對該品種作實驗室鑒定和農村試養,通過2年4季的對比試驗,證明華康1號具有較高的健蛹率,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略好于對照品種,絲質成績和對照種相當,而健康性表現突出,具有很好的抗逆性。抗NPV試驗結果顯示,該品種對NPV的抵抗力比對照種高100多倍。
據此推測,該品種在膿病爆發的蠶區具有較強的優勢,而在沒有膿病爆發的情況下也可以高產、穩產,充當一般品種使用。(王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