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承擔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阿維菌素•毒死蜱微囊懸浮劑產業化及示范推廣”通過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組織的專家驗收。
項目主持人
植保所農藥研究室楊代斌副研究員介紹,該項目在國內外首次以密胺樹脂為囊壁材料制備了農藥微囊懸浮劑,所制備微囊懸浮劑不但對有效成分包覆率高,且微囊大小均一,包衣后對花生種子等發芽更安全。經過配方篩選和生產工藝優化,在中國農科院
植保所廊坊農藥中試廠建立了年產量1000噸規模的16%阿維菌素毒·死蜱微囊懸浮種衣劑生產線一條,生產出的農藥產品微囊平均直徑2.4微米,對有效成分包覆率95%-98%。該項目在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建立示范基地4個,推廣示范面積4.8萬畝。經16%阿維菌素毒·死蜱微囊懸浮種衣劑處理花生種子后,對花生地下害蟲蠐螬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該項目且該項目在執行期間獲發明專利1項,舉辦技術培訓5次,培訓農民200人次。目前該產品已完成農藥登記田間試驗工作,社會生態經濟效益顯著。
據悉,微囊化制劑在農藥制劑學領域中屬于高技術含量的新劑型,
植保所是第一個研制成功16%阿維菌素毒·死蜱微囊懸浮種衣劑的單位。專家組對該項目組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該項目全面完成了合同書規定的各項指標任務,對農業生產有重大意義。(通訊員 孫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