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畜禽重要人獸共患病創新團隊資深首席景志忠研究員牽頭主編的《天然分子免疫學》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在總結國際上生命科學天然免疫領域大量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編者對天然免疫研究的經歷和認識,從分子、細胞和機體水平上首次梳理和概況了天然免疫學的概念、技術和理論,編著出版了較系統全面闡述天然免疫研究進展的一部專著。本書共分六篇14章,約167萬字,主要介紹了天然分子免疫學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天然免疫模式識別受體的組成、分子結構以及生物學功能,天然免疫信號傳導途徑及其調控機制,天然免疫的分子起源與比較生物學,天然免疫效應的細胞與分子機制,天然免疫與獲得性免疫的關系與進化,以及天然免疫的作用在遺傳抗病、免疫佐劑和生物藥物的開發應用等方面的內容。
自朱爾斯·霍夫曼和布魯斯· 巴特勒等在果蠅、小鼠和人體內發現了抗感染天然免疫模式識別分子Toll蛋白和Toll樣受體(TLRs)后,揭開了天然免疫和獲得性免疫的啟動之謎,并因這一革命性的偉大成就而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年來,病原/危險相關模式識別與天然免疫研究已成為整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重點,并在各種高影響力免疫學相關期刊中出現了大量的天然免疫分子功能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報道,但目前國內外還沒有天然分子免疫學專著的出版,僅在各種免疫學相關書籍中的部分章節中有所提及,且大部分內容還停留在機體組織和細胞水平,還沒有上升到分子免疫學的高度,該書的出版填補了這一學科的國際空白,對我國從事免疫學研究與應用的科學工作者、生物制品研發者以及在校的研究生等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啟迪意義,可引領、指導和促進我國天然免疫學的快速發展。(通訊員 郭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