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聯合國內外科研單位,揭示了梅花鹿母鹿生茸的調控機制,闡述了免疫調控母鹿生茸的新發現。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鹿茸是雄性鹿科動物的第二性征,自然界除馴鹿外,都是公鹿長茸,母鹿不長茸。母鹿雖然不長茸,但是具有生茸的潛能,從母鹿上分離的鹿茸干細胞與公鹿干細胞一樣,具有多分化潛能。雄激素在鹿茸生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公鹿第一次生茸前閹割,會導致公鹿終生不能長茸。給母鹿注射雄激素甚至可以實現母鹿生茸。
該研究通過多組學分析,發現了雄激素調控的下游關鍵因子CCL2,也是免疫細胞的趨化因子。研究發現,免疫細胞,特別是巨噬細胞在鹿茸生長時顯著富集。抑制巨噬細胞會顯著影響公鹿的生茸,而引入巨噬細胞就可以實現母鹿生茸。該研究通過體外實驗還原了巨噬細胞激活鹿茸干細胞的過程,局部注射CCL2就可以實現母鹿生茸,研究首次利用蛋白因子實現了母鹿生茸。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吉林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42444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