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與國內高校及科研單位合作,揭示了病程相關蛋白PR1防控馬鈴薯晚疫病的作用機理。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高級研究雜志(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
馬鈴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 )引起,是導致馬鈴薯莖葉死亡和塊莖腐爛的毀滅性卵菌病害。它是世界范圍內危害最大、流行最廣的作物病害之一,致使全球每年約2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病原菌入侵宿主植物誘導表達的病程相關蛋白PR1在植物抗病中發揮核心作用,能誘導宿主的系統獲得性免疫抗性,但目前對PR1如何直接作用于病原菌的分子機制研究還很缺乏。該研究從宿主具有抗菌效益的PR1出發,以馬鈴薯-致病疫霉為模式系統,探索其對抗病原菌的分子機理。
該研究發現致病疫霉入侵馬鈴薯時,分泌型StPR1誘導表達并跨界轉運進入病原細胞內,靶向作用于病原菌的Ser/Thr蛋白激酶AMPK復合體,抑制其磷酸化活性,從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及致病性。該研究結果首次解析了PR1跨界轉運的抗菌機制,并篩選獲得其在病原菌中的靶標,為生物防控提供了基因資源和潛在的藥物設計靶標,也為植物-病原菌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呂劍嘯)
原文鏈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090-1232(22)00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