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湖北省武漢市傳來消息,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持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作物孢囊線蟲病控制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取得突破。相關研究成果在我國小麥、大豆孢囊線蟲病的防治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植保所植物線蟲科研團隊在首席專家彭德良介紹,小麥孢囊線蟲病是一種嚴重危害小麥生產的土傳病害。這種線蟲主要危害小麥根部,導致須根增多,影響植株對水肥的吸收,使得植株矮化、葉片變黃,且癥狀易與“缺水缺肥”混淆,造成誤診,延誤防治最佳時期。一般病田減產20%-40%,嚴重地塊減產70%以上,個別田塊甚至絕收。小麥孢囊線蟲病已經成為我國小麥生產中的重大毀滅性病害,其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一旦暴發成災,可使我國小麥生產面臨毀滅性打擊,嚴重威脅我國的糧食安全。
彭德良率領科研團隊,聯合國內有關單位,緊密圍繞小麥、大豆等重要作物,開展了孢囊線蟲分布、危害和成災規律研究,明確了小麥孢囊線蟲在華北、華中、華東、西北等地的16個省(市)發生分布規律,研制出小麥孢囊線蟲、菲利普孢囊線蟲、旱稻孢囊線蟲等快速診斷試劑盒6個;針對小麥、大豆孢囊線蟲病害,篩選和新研制了化學殺線蟲劑4和生物制劑3個,獲得18項國家發明專利,制定發布了3項地方標準。該技術在我國小麥、大豆等作物上生產應用成效顯著,示范應用面積超過1000萬畝,為我國糧食作物防病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悉,該項目支持額度達3300萬元,是目前我國植物線蟲科研領域內獲資助力度最大、參與單位最多的重大科研項目。(通訊員 孫爻)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农民日报]书写武陵山腹地“衔接”答卷2025-08-13 18:19:00
- [新华社]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解锁“芯片”密码 我国种业创新迈出坚实步伐2025-08-13 14:36:00
- [科技日报]最新研究破解微塑料调控土壤酶活性“密码”2025-08-13 14:34:00
- [工人日报]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2025-08-12 15:03:00
- [人民日报海外版]水果怎么吃,才能更健康?2025-08-12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