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與全國畜牧總站共同發布了《2019年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安全報告》。
為全面掌握糧改飼試點地區全株玉米青貯飼料質量狀況,確保糧改飼實施效果,牧醫所反芻動物營養創新團隊與全國畜牧總站受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委托實施了糧改飼-優質青貯行動計劃(GEAF),對全國17個糧改飼試點省區550個縣糧改飼收貯主體的全株玉米青貯飼料進行質量跟蹤評價,共檢測樣品806個,分析指標14508個,形成了《2019年度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安全報告》。
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全株玉米青貯飼料質量85%以上達到良好水平,其中,9%達到優級水平,基本與美國平均水平相當。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評分指數(CSQS)平均值為61.0分,同比提高6.1%。不同地域、不同畜種、不同養殖規模全株玉米青貯質量之間存在差距。黃淮海地區全株玉米青貯質量評分比華南和西南地區分別高18.6%和20.6%;奶牛養殖企業全株玉米青貯質量評分比肉牛和肉羊養殖企業分別高9.5%和13.8%。隨著優質青貯行動計劃實施,糧改飼試點地區全株玉米青貯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還存在缺乏有效的青貯飼料質量分級評價標準和“以質定價”體系、高效收貯設施設備配套不足、青貯飼料技術支撐能力與服務不足的問題。報告建議,加快實施全株玉米青貯飼料質量分級體系、提升青貯設備機械運轉服務能力、搭建全國青貯飼料科技創新聯盟平臺,打通青貯飼料在種、收、貯、用環節技術推廣服務“最后一公里”。
自2018年以來,牧醫所反芻動物營養創新團隊和全國畜牧總站持續開展玉米青貯質量評價工作,已發布玉米青貯質量安全報告2次。報告客觀評價了2019年我國玉米青貯飼料質量安全現狀,指出了玉米青貯飼料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從種植、調制、評價和利用4個關鍵環節提出了規避問題的技術措施。報告的發布,為全面提升我國青貯飼料品質提供了實踐借鑒,對糧改飼政策的全面落實和畜牧業的高質量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通訊員 高冰清)
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評分指數(CSQS)分布
中國和美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分級評分指數(CSQS)比較
2018-2019年中國全株玉米青貯質量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