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任務落實暨產業化示范現場觀摩會于2009年5月10-14日,在江蘇南京等地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辦,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沿江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承辦,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協辦。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王述民副所長,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常有宏副院長、江蘇省農林廳科教處周振興副處長、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辦公室黃俊主任、科研處還紅華副處長、蔬菜研究所唐于銀書記、沿江地區農科所邱啟程書記等領導蒞臨會議并致辭。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各功能研究室的15位崗位專家和20個綜合試驗站站長及部分團隊成員等共80余人參加了會議。
首席科學家程須珍研究員主持會議,并在《國家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任務規劃核心內容、任務分解、工作細則及任務委托書和今后工作的目標》的報告中通報了前期工作進展,對近期工作和長遠規劃做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各崗位專家和試驗站長的任務規劃及任務書修改意見等,并傳達了農業部有關領導的指示,強調要認真落實農業部有關產業技術體系的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經費的使用問題一定要專款專用,嚴格按照經費預算計劃執行。 與會專家總結交流了2009年產業發展技術需求調研工作情況,提出編印《中國食用豆產業發展技術需求調研報告》建議;通過總結交流使各崗位專家和試驗站長進一步明確了各服務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產業重點技術需求,確定了各自的工作重點、目標任務和努力方向,制定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技術措施。
王述民副所長在總結會議上,指出2009年產業發展技術需求調研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全國范圍內對食用豆進行全方位的調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他強調品種是產業發展中最突出的問題,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也是制約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問題在近兩年內就能解決,有些可能需要五年或者更長時間才能解決,應制定好體系建設近期和中、長期規劃;要求各崗位專家和綜合試驗站站長要深入實際,發揮各自的特長,為食用豆產業作出新的貢獻。
會議代表參觀了江蘇省淮安市和南通市有關基地。在淮陰區碼頭鎮千畝豌豆高產高效試驗示范基地,主導品種奇珍76集成高效綜合栽培措施表現良好,預計每畝可采收鮮莢豌豆1000公斤以上,經濟效益2500元/畝左右;豌豆開始采收后套種豇豆,豌豆收獲后套種蕓豆,一年三熟每畝產值約6000元;該種植模式已在碼頭、吳城、車橋鎮形成6個千畝示范片,為食用豆現代產業技術體系的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在貨龍鎮觀摩了蠶豆多元化高效栽培模式及江蘇中寶食品有限公司食用豆速凍產品加工基地,中寶食品是中國最大的鮮食豆類加工企業,有8條大型自動化速凍豆類加工生產線,日速凍加工能力達到500噸以上;4座大型冷庫,冷藏量22000多噸;建有多元化食用豆生產示范基地20多萬畝,在南通綜合試驗站的技術指導下,形成了科研+公司+農戶的訂單農業技術模式。
通過本次會議交流,與會代表達成了共識:訂單農業技術模式是今后食用豆產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措施和新思路,必將對我國農業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代表們決心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精誠合作,圓滿完成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建設中各項任務。
食用豆產業技術體系會議在南京召開
代表們參觀淮安市碼頭鎮甜豌豆生產基地
參觀加工示范田間生產基地
代表們參觀南通中寶食品有限公司
代表們參觀中寶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
代表們在參觀中寶食品有限公司出口速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