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鄭州果樹研究所、果樹研究所、中國植物保護學會葡萄病蟲害防治專業委員會、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十屆全國葡萄病蟲害防治技術與經驗研討會”于2014年11 月 1 - 2 日在河南省新密市舉行。會議對促進我國葡萄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推進我國葡萄病蟲害防治體系建設、提升我國葡萄植保的科研水平、促進我國葡萄健康可持續發展等具有積極的影響和意義。
植保所張步江書記在開幕辭中回顧了賈湖文化遺址考古成果,即中華民族的先人們9000年前就已經掌握了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他指出,近年來我國葡萄病蟲害防控技術及產品質量雖然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土壤條件、氣候變化、病蟲害的變異等導致的生物和生理問題,制約了葡萄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使葡萄品質與市場要求相比還有差距,因此,要進一步重視葡萄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科學、合理、規范地進行葡萄病蟲害防控,以限產、提質、減本、增效為目標,實行葡萄生產的科學化、合理化和規范化管理,提高葡萄質量和安全水平。
張步江希望與會代表借助本次會議這一交流平臺,就葡萄植保問題暢所欲言,為葡萄產業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共同拓展思路、開拓視野,使用新技術、集成新方案,為更好踐行“綠色植保 公共植保”病蟲害防控理念,實現“優質安全 營養健康”葡萄產品標準、保障“增產穩產 增效增收”葡萄產業目標,體現“植物保護學科為農業產業保駕護航”的科學需求貢獻一份力量。
會議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林而達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金繼運研究員分別就“氣候變化與葡萄生產的關系” “我國土壤肥料領域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等作了特約報告。鄭州果樹所劉崇懷研究員和植保所王忠躍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水肥一體化在葡萄上的應用”“葡萄樹體保健與病蟲害防控”的專題報告。
會議還邀請了葡萄種植大戶為各位與會代表分享他們多年的思考、技術與經驗。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9位崗位和15位試驗站站長及23個綜合試驗站團隊的植保人員,與來自全國29個省(直轄市或自治區)98個科研、教學、推廣等單位及207個葡萄種植者(企業和個人),共計8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