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農業部原副部長路明教授和我院作科所張保明書記的帶隊下,由四川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稻麥栽培和農業機械等20余名專家組成的技術觀摩團,對作科所牽頭在江蘇省實施的“高產低碳機械化稻作模式研究與示范”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
觀摩團對新型稻作模式下冬小麥的抗旱耐凍效果進行現場評價,并考察了新型模式配套機具的作業性能。考察結果顯示,該種植模式不僅實現了水稻季作物高產和節能減排,而且可以顯著提高冬小麥抗旱耐凍能力。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新型種植模式的小麥根系發達,植株健壯,主莖與分蘗生長均勻,表現出比水稻季更高的增產趨勢。觀摩團認為,該模式具有3大特點:即高產與低碳結合、農藝與農機結合、研究與示范結合,將引領世界高產稻作發展新方向。
觀摩團還進行了“沿江水旱輪作區高產低碳機械化稻作模式研究與示范”的專題研討,成立了聯合攻關協作組,討論形成了沿江水旱輪作區高產低碳稻作模式的技術方案,制定了2011年的工作計劃。協作組擬通過共性理論和關鍵技術的聯合攻關,率先在我國水旱輪作區進行高產低碳稻作模式的研究與示范,為我國及國外稻作高產與節能減排提供技術支撐。(張衛建)
技術觀摩團現場評價新型稻作模式冬小麥的生長情況
新型稻作模式與傳統模式下冬小麥田間長勢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