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19日,應農業水資源與環境學科首席科學家、國家作物高效用水與抗災減損工程實驗室主任梅旭榮研究員的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吉爾卡•西蒙克(Jirka Simunek)教授及康奈爾大學塔莫•斯蒂修斯(Tammo Steenhuis)教授來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分別作題為“土壤水、溶質動力學機制與模擬”與“水資源可持續管理”的學術報告。
環發所相關學科的老師和研究生以及國家環保局環境安全中心的代表等參加了報告會。
西蒙克教授從“基本原理”“HYDRUS模型”和“軟件應用”3個方面介紹了土壤水、溶質、氣體動力學機制與模擬。他指出,試驗觀測、多維定量模擬與數據分析為保障世界水土環境和食物質量安全能提供最優的技術解決方案。西蒙克教授還就土壤水動力學機制及其模擬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闡述,對今后
環發所相關領域的科研開展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斯蒂修斯教授從理論分析和事例證實2個方面分析了中國華北平原井灌區以及埃及阿斯旺和土耳其哈蘭渠灌區水分循環過程與水鹽平衡,指出提高農田蒸散效率和作物產量是可持續利用農業水資源的重要途徑,而不是提高我們常說的灌水效率。這一嶄新的觀點將為全球節水農業技術創新指明方向,即重點開發抑制土壤無效蒸發技術和選育作物節水高產品種。
據了解,西蒙克教授是美國加州大學河邊分校國家鹽改實驗室著名水文學家,長期從事土壤水、熱、溶質和氣體動力學機制及其模擬研究。斯蒂修斯教授是美國康奈爾大學水和土壤實驗室流域水資源管理科學家,長期從事流域水資源管理、供水技術、地下水污染和多孔介質中膠質遷移機制研究。
系列報告會后,雙方對科研項目聯合申請和研究生合作培養分別進行了深入討論。(通訊員 苗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