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承擔的修購專項“中國農科院共享試點:區域油菜育種基地基礎設施改造”等項目通過了農業部驗收。驗收組專家在現場考察油料所陽邏綜合試驗基地時,對油料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提高資源利用率,利用陽邏基地打造長江中游糧棉油綜合試驗共享平臺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油料所陽邏基地占地1000余畝,總建筑面積3.1萬多平方米,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設備最先進的油料作物科研綜合試驗基地。通過爭取國家投入和研究所配套投入,已累計投入資金1.5億多元,建設了包括綜合大樓、實驗室、高標準試驗田和輔助配套設施等。
該基地重點承擔了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及其它特種油料作物種質資源、遺傳育種、功能基因組、栽培生理、植物營養與施肥、植物保護、品質化學分析等領域的田間試驗工作,為油料科技創新提供了有力支撐,加速了科研產出。據了解,2001年以來,油料所共獲得各類科研成果170余項,50余項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部分研究成果處于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其中,主持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油菜研究領域有7項,占“十五”以來全國油菜領域國家獎的二分之一。
在服務油料科研的基礎上,油料所充分利用陽邏基地地處長江中游我國糧、棉、油主產區的區位優勢,積極將該基地建成糧、棉、油綜合性試驗基地,充分發揮基地潛能,提高國家投入效能。
目前,該基地已承擔了中國農科院水稻所、湖北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的試驗項目,包括與水稻所農藝研究中心聯合開展的水稻氮肥遞減與品種適應性長期定位試驗和水稻對N、P、K等大量營養元素的鈍化試驗與營養高效種質資源篩選等大型綜合試驗研究。水稻所、棉花所、油料所、作物所等共同參與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主要農作物高產高效生理基礎及栽培新技術研究與應用”亦將陽邏基地作為主要定點試驗基地開展油菜與前作水稻(一季稻、雙季稻)前后接茬、油菜-水稻種植系統優化、周年資源(水分、養分、光照)高效利用和油菜、水稻平衡高產技術研究,目前進展良好。此外,還與棉花所長江流域課題組達成了開展棉花研究和展示的合作意向。(通訊員 余波)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人民政协网]DNA 甲基化:棉花耐盐性背后的 “基因调控师”2025-08-22 17:00:00
- [新华社]多方共话燕麦产业提质升级2025-08-21 18:00:00
- 黄酮类代谢物可提高苦荞对高海拔的适应性2025-08-21 16:39:00
- [工人日报]长期绿肥轮作可降低稻田甲烷排放2025-08-21 15:28:00
- [人民政协网]绿肥轮作:给稻田戴上“低碳口罩”2025-08-21 1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