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滿足和適應現代研究所建設和實施院創新工程的需要,2013年,中國農業科學院
生物技術研究所加大、加快了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和速度。9月24日,該所引進的海外高層次領軍人才王海洋博士與全所職工見面,并以“我的科研之路: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和生物技術”為題做了報告。報告會由林敏所長主持。
生物所在站博士后和研究生參加了報告會。
王海洋簡要介紹了學習和工作經歷、科研情況、獲獎情況、學術榮譽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情況后,重點從光信號轉導和植物激素的基礎理論研究、水稻重要農藝性狀關鍵基因的克隆和機理等應用基礎研究、以及以智能不育為核心的新一代作物雜交育種技術體系研發等方面,和與會人員分享了他的科研設計思路、科研過程和研究成果,并根據其自身的生物學知識和技術優勢,結合院所在項目、資源、人才等諸方面優勢,從玉米和棉花新型雜交育種技術、單倍體育種技術和抗蟲、抗除草劑棉花和玉米新品種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今后工作設想。報告結束后,他與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
據介紹,王海洋先后就讀于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西北大學和美國密執根大學,在美國耶魯大學分子與細胞發育生物學系鄧興旺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曾在康乃爾大學任助理研究員和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后兼任該校植物生物學系助理教授,2009年起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同年7月歸國后擔任國家作物分子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現為多個國際知名期刊特約審稿人。近10年間,他共主持美國國家基金會(NSF)、Triad基金和Boyce Thompson研究所研究項目8項,作為主要發明人獲授權專利4項。在國際知名刊物發表SCI論文和專著60余篇。2009年,他入選國家級人才特區“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和第一批“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北京市特聘專家”。(通訊員 崔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