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院油料所王漢中研究員帶領的育種團隊經過8年多選育而成的、含油量接近50%的油菜新品種“中雙11號”(原代號P4099),近日通過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成為我國通過品種審定的含油量最高的油菜新品種。
該品種在2006—2008年國家冬油菜區試的17個試點中,兩年平均含油量達到49.04%,創下了我國油菜區域試驗含油量的歷史最高紀錄;兩年平均畝產量為167.3公斤,與對照雜交品種“秦優7號”相當;其雙低品質優異,芥酸含量降到了零,硫甙含量大大優于國際雙低標準;此外,該品種還具有抗病性和抗倒伏性強的特點。
“中雙11號”是在國家“863”、“973”、科技支撐計劃以及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的資助下選育成功的,其順利通過國家區域試驗和品種審定標志著我國克服了油菜育種中高油與高產、高油與抗病、高油與雙低的三大矛盾,為高油油菜的產業化鋪平了道路。
在“中雙11號”的適宜種植區域——我國油菜主產區長江流域,目前大面積種植的一般油菜品種平均含油量為41%左右,平均畝產約128公斤,平均畝產油量52公斤左右;而“中雙11號”在國家區試中的平均畝產油量達到了82公斤。因此,如果每年推廣“中雙11號”1000萬畝,就可增產菜籽油30萬噸左右;如按照菜籽油每公斤10元的價格計算,每年可為我國油菜產業增收30億元。
目前,我國食用油消費缺口巨大,每年消費的食用油60%左右依靠進口。我國油菜常年播種面積1億畝左右,且還有6000多萬畝的南方冬閑田可種植油菜。加快“中雙11號”產業化步伐將對于增加油菜生產效益、提高我國油菜產業國際競爭力、保障國家食用油供給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中雙11號通過國審開啟高油油菜產業化道路
發布時間:2008-10-24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