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農經所舉辦第二次宣傳通訊員培訓會。會議旨在通過總結信息報送工作情況,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培訓新聞寫作技巧,提高宣傳報道水平,通過扎實推進農業科技宣傳工作,助力研究所的快速健康發展。所黨委書記任愛榮出席并講話。
會議通報了2011年農經所宣傳工作情況,并就各處室宣傳稿件的采用情況、存在的不足、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以及宣傳稿件報送的流程規范做了詳細說明。2011年,農經所在院網、院報、院簡報、所網等媒體共刊登各種報道文章近200篇,數量明顯增加,質量不斷提高,所內各類活動的報道全面、及時、準確。
會議邀請院辦公室宣傳處負責人圍繞我院宣傳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做好涉農突發事件中科技應急宣傳工作以及對做好宣傳工作的建議等方面,做了講解與闡述;還從選材、標題、體例、報道角度等方面,為通訊員做新聞宣傳業務輔導;對選取的農經所已發表的重點稿件進行評點,通過案例式講解,使通訊員對宣傳報道的新聞性、時效性和專業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提升通訊員的報道水平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
任愛榮在總結講話中要求,農經所全體宣傳通訊員要進一步強化對做好信息宣傳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新聞敏感性,明確新聞宣傳的目的和手段,突出和理清新聞宣傳的內容與重點,加強新聞寫作知識的學習,在提高信息宣傳質量上下功夫。要緊緊圍繞研究所的中心工作,全力做好2011年的新聞宣傳工作,通過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展示農經所的科研形象、管理形象、責任形象和人文形象,提高研究所的聲譽和社會影響力,為“十二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輿論支持和文化條件。
近年來,為了適應科研工作迅速發展的需要,全面、及時反映研究所的科研進展和學術成果,促進出成果、出人才,農經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宣傳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把宣傳工作視為創造研究所良好發展環境的重要手段、塑造外部形象的重要方式、增強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渠道和推出成果、人才的重要途徑,黨委書記親自主抓。二是加強隊伍建設。2010年起,每個研究室和職能處均抽調了一名有能力、負責任的同志專責此項工作,在全所組建起一支科技宣傳通訊員隊伍,他們大多來自科研第一線,能夠及時掌握信息,了解實情,有助于及時、準確反映科研動態、科研成果、所情所貌。三是建立制度保障。2009年底,農經所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宣傳工作的實施辦法》,從制度上對宣傳工作進行了規范。四是注重業務培訓。精心策劃培訓內容,注重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徒形式,不走過場,力求實效。通訊員隊伍初建時的培訓,著重解決宣傳工作做什么、為什么做、怎樣做的問題。第二次培訓,則是針對一年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結合要達到的目標,通過案例式輔導,解決如何把握新聞的及時性、實效性,如何選取角度,撰寫不同類型的農業科技報道稿件,提高宣傳效果的問題。五是宣傳成效顯著。經過一年多扎實的工作,在全所形成了重視宣傳工作的氛圍,無論是全所性質的重大活動,還是群團組織的活動,都有圖文并茂的稿件予以及時報道。報道稿件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有關創新文化建設和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學術活動的報道3次成為標題新聞或頭條新聞,第27界農經大會新聞稿件被120多家媒體轉載;宣傳渠道不斷拓寬:自2011年起,該所學術刊物《調查與研究》,直接送達中央辦公廳和農業部辦公廳,使專家觀點能夠在第一時間呈送給高層領導,作為決策參考;通過創新文化建設,全面樹立研究所形象:在辦公區建設了由63塊展板組成的文化長廊,編制了以“濃情”為主題的《文化手冊》和《職工行為準則》,全方位、多角度展示研究所的科研成就和文化理念。
農經所將繼續遵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宗旨,除做好日常新聞報道外,還將結合重點工作,有針對性地策劃宣傳方案,加強與主流媒體的聯系與合作,組織更多有份量、有影響力的宣傳報道,展示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學術觀點、最新政策建議,著力營造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和諧研究所的濃厚氛圍;著力推進創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提升研究所的核心競爭力;著力創建體制機制,強化團隊建設,提高研究所的社會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