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11日,由中國微生物學會農業微生物學專業委員會(掛靠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等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土壤微生物學術討論會”暨“第五屆全國微生物肥料生產技術研討會”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會議以“創新驅動學科與產業發展”為主題,與會專家圍繞微生物與植物及土壤間互作關系、微生物在土壤修復與健康維護、微生物生態及其調控等研究新進展,以及微生物肥料技術產品創新、微生物肥料產業發展和政策支持、微生物肥料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等熱點議題進行了交流研討。
會議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高速發展,利用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決了占世界總人口20%人的吃飯問題,化肥施用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有數據表明,我國每畝耕地化肥施用量高達30-100公斤,是美國單位面積施用量的2-3倍。化肥長期過量施用導致了我國耕地土壤肥力下降,農產品品質降低,化肥生產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污染物造成大氣污染。我國農業迫切需要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來降低農業生產對化肥、農藥的依賴,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構建起支撐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永續發展的生態與環境基礎。
微生物肥料被稱之為新一代“環境友好型肥料”,在保護生態、廢棄物資源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產量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是實現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產品。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支持與提倡下,我國微生物肥料行業發展迅速。截止目前,我國已經收集、保藏、鑒定的菌種庫藏資源已超過25000余株,全國微生物肥料企業年產量突破1000萬噸,應用面積超過2億畝,大量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品和新型微生物肥料相繼問世,中國特色的微生物產業基本形成,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通訊員 唐鵬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