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所所長孫坦介紹了信息所“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的初步思路。他說,結合國家和全院“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的需要和重點方向,信息所要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利用自身優勢將學科建設與信息服務相結合,從農業智庫基地、農業綜合大數據服務中心、依托國家農業圖書館打造的農業數字科研平臺、產業信息技術高地、農業科學傳播與數字出版中心這五大板塊著手開展下一步的規劃工作。他就信息所在五大板塊中的具體定位、核心競爭力、協同工作機制和工作內容等方面,提出了5個設想:一是整合組建信息所“國家農業智庫”支撐力量,支撐中國農科院建設國家農業智庫;二是擴展建設“國家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服務中心”,打造農業大數據綜合集成服務平臺;三是著力發展國家農業圖書館,加快打造農業數字科研平臺;四是聚焦農業信息學,凝練學科新增長點,打造產業信息技術高地;五是加強農業科學傳播與成果轉化,打造農業科學傳播與數字出版集成服務平臺。他說,信息所在著力開展研究所“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的同時邊規劃邊實施,要結合海外農業研究中心和院科技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建設,先期將農業科技競爭力分析和學科評價,科技情報與技術預測等工作開展起來。
信息所創新團隊的相關專家圍繞學科建設和農業智庫建設,從各自工作角度提出了建議和設想,調研人員也結合自身的工作崗位經驗先后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雙方就農業信息技術如何與學科建設、農業智庫建設相融合,如何與產業融合、學科建設整合優化、組建高水平人才隊伍等方面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梅旭榮肯定了信息所近年來在信息科技創新和公益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就下一步優化學科建設、做好農業智庫建設工作提出建議,并就北斗導航系統在農業中的應用、科技情報與技術預測、農業科技競爭力分析和學科評價、農業專家系統、農業大數據與云計算、協同創新機制建設、農產品溯源和全息農產品技術研究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院科技管理局各處負責同志,信息所副所長周國民、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各處室負責人及科研骨干40余人參加了調研會。(通訊員 王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