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辦的“2017國際肉品質量與加工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50多位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代表參加會議。中國農業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貢錫鋒、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出席會議。會議由加工所副所長、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以下簡稱肉品團隊)首席科學家張德權研究員主持。
貢錫鋒指出,加強國際合作是應對未來挑戰的重要舉措,國際合作的水平和質量是科研團隊綜合實力的重要影響因素。中國農科院已與81個國家、40多個國際組織開展廣泛合作,建立了27個聯合實驗室、舉辦了一系列國際學術會議和研討會。他表示,國際合作局將一如既往支持加工所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促進科技創新和共同進步,造福世界。
戴小楓指出,肉與肉制品工業是農產品加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肉品團隊在肉品質量控制與分級、傳統肉制品工業化和副產物高值化利用等領域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績。他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能夠加強各特邀專家及所在單位與加工所的進一步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肉品科技發展,最終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來自美國肯塔基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基礎產業部等單位的知名肉品科學家及我國肉品加工領域專家作了專題報告,圍繞肉品品質與分級、肉品損耗控制與增值2個專題,6位特邀外國專家、4位國內專家和2位企業代表分別作了專題報告。肉品團隊成員匯報了各自的科研進展和下一步研究計劃,6位特邀外國專家對肉品團隊開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通過此次研討會,加強了國際導師對肉品團隊科研方向的指導,提升了團隊成員和研究生科研水平,使加工所國際導師制真正落到了實處 。(通訊員 杜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