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28日,應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邀請,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國際農業經濟與貿易研究室李先德研究員參加了在羅馬召開的“中國和拉美農產品貿易”專家研討會。
此次會議主要討論了世界農產品貿易的最新發展趨勢及中國的地位,中國和拉美的公共政策及私營部門的作用,中國作為與拉美在農產品貿易和投資方面的重要力量所面臨的貿易機會、風險和挑戰,雙邊農產品貿易與增長前景等4方面的議題。來自中國、巴西、阿根廷、秘魯、智利以及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和聯合國拉美經濟委員會的專家參加了會議。
會上,李先德以中國和拉美農產品貿易面臨的挑戰、發展機遇以及互補性合作等內容做了專題報告。他指出,中拉農產品貿易在過去十年增長非常迅速,從2000年的25.8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11億美元,增長了600%以上,遠遠高于同期中國整體的農產品貿易增長速度。中國對拉美的農產品貿易存在巨大逆差,2010年高達179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集中在少數幾個國家和少數幾個產品,如:中國從巴西和阿根廷的農產品進口占從拉美進口的84%,大豆和大豆油的進口占從拉美全部農產品進口額的75%,中國向拉美出口的大蒜、凍魚片及干蕓豆占對其全部農產品出口的40%。從長期趨勢看,中國和拉美的不平衡貿易關系還將持續。一方面,受國內土地、水資源等因素的約束,增產的潛力比較有限;但另一方面,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高速發展時期,對農產品的需求仍會以較高速度增長,因此進口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這為具有比較優勢生產土地密集型產品的拉美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機會。
李先德認為,為了改變雙邊農產品貿易嚴重不平衡狀況,中國今后在不斷努力擴大對拉美的農產品出口外,更為重要的是加強與拉美國家在農業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增加對拉美整個農業產業的投資,探尋適當的雙贏方式。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