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飄香。10月23-24日,由中國園藝學會主辦的“中國園藝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在南昌市召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旭院士,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李炳軍,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屈冬玉,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劉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羅處長晶,中國園藝學會名譽理事長方智遠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校長鄧秀新院士,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處長黃玨,中國園藝學會理事長杜永臣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李炳軍在致辭中指出,園藝產業是江西省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眾多江西特色園藝品牌享譽海內外,成為江西出口創匯的主要農產品。2013年,江西柑橘面積居全國第二,其中臍橙面積居世界第一,年產量居世界第三、亞洲第一。蔬菜播種面積845萬畝,產量達1258萬噸,成為僅次糧食的第二大種植業,高安辣椒、瑞昌山藥、萬載百合等蔬菜走向國際市場,占香港蔬菜日供應量的十分之一。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05萬畝,實現銷售收入突破63億元,成為發展較快的特色園藝產業之一。
屈冬玉在講話中指出,廣大園藝科技工作者應當主動服務于“科技、生產、生態、生活”,適應園藝生產方式轉變,努力提升園藝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中國園藝學會作為國家級學術團體,要加強園藝科技頂層設計,做好區劃布局,指導全國產業優化結構,要堅持問題導向,促進跨學科組建學術團隊,解決單學科突破和學科集成創新等問題,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杜永臣向全體參會代表介紹了2014年學會在服務園藝產業、堅持科技創新、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在開幕式上,有關領導為獲得2014年度“華耐園藝科技獎”的7個研究團隊頒獎。
大會邀請劉旭院士、劉艷副司長、鄧秀新院士、羅晶處長分別就“作物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研究”、“農業科技新十年——可持續增長動力挖掘與落實”、“園藝科學研究,我們的差距”等做了專題報告。
共有134 位代表在分組會上進行了學術交流。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前往江西省現代農業生態示范園、高安市上湖鄉辣椒基地和奉新縣獼猴桃生產基地參觀考察。
此次會議共有來自全國園藝產業、科研、教學等單位的800余名專家、學者共聚南昌,相互交流園藝科技和園藝生產新成果、新技術,攜手共促園藝產業發展。參會人員創歷屆之最。(通訊員 李海芬)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