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創新團隊發現斷奶前是瘤胃微生物調控荷斯坦母犢日增重的重要窗口期,為進一步提高母犢培育的質量和增加長期泌乳潛能提供了新見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動物科學與生物技術雜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上。
斷奶前的平均日增重對于奶牛長期的生產性能有很大影響。研究人員通過篩選不同日增重的荷斯坦母犢,進而分析其瘤胃微生物、瘤胃發酵參數、血清指標和生長性能的差異及關聯。結果表明,在斷奶前,瘤胃產酸菌在高日增重犢牛的瘤胃中富集,產酸菌驅動瘤胃發酵產生更多丙酸,丙酸的富集會導致犢牛血清中葡萄糖濃度的上升,促進機體分泌較多的胰島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為機體生長發育提供更多能量,進而提高了斷奶前母犢的生長速度。但在斷奶后,高日增重犢牛的瘤胃中不再有產酸菌的富集,不同日增重犢牛的瘤胃發酵參數和血清指標均沒有差異,說明“產酸菌—丙酸—血糖—平均日增重”的調控鏈條在斷奶后消失。研究表明,斷奶前是瘤胃微生物調控荷斯坦母犢日增重的重要窗口期。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高鴿)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86/s40104-023-00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