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水稻所承擔的“灌溉稻田單季水稻高產旱作法研究” 通過項目鑒定。
該研究以具有明顯雜種優勢的亞種間雜交組合為材料,綜合了多項行之有效的稻作高產技術,按水稻生理需水規律,以稻株葉尖“吐水”狀況為安全指標,實施“濕栽護苗、旱管培根、溝水育穗、干濕防衰”16字訣的無水層水漿管理措施,構成“灌溉稻田單季水稻高產旱作法”,獲得每畝600公斤產量,與常規灌溉水稻產量相仿,每畝節水約180噸,比常規節約45%,節省灌溉用電費15元、尿素15公斤。該研究還闡明了旱作條件下的水稻生育特點、產量形成規律、個體光合效率、根系發育形態生理變化等,為“灌溉稻田單季水稻高產旱作法”提供了較為堅實的生理基礎。
專家組認為,該項研究選題依據充分,研究資料翔實完整,研究成果的實施將有益于糧食安全與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我國稻作的可持續發展。該成果具有系統性、創新性與實用性,并在理論研究與技術研究相結合上頗有建樹,值得示范推廣。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光明网]《科研论文科普解读》番茄和“土豆亲戚”跨界联姻?900万年前的基因奇迹藏在你碗里2025-08-15 15:14:00
- [中国科学报]夹缝中求生存虫妈妈精准“筑巢2025-08-15 14:27:00
- [光明日报]院士专家共商国家食用油保供大计2025-08-14 15:40:00
- 兰州兽医所积极支援甘肃榆中县抗洪救灾2025-08-13 20:52:00
- [农民日报]书写武陵山腹地“衔接”答卷2025-08-13 1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