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7~10日,“第四屆全國小麥孢囊線蟲病研討會”在河南鄭州勝利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農業大學、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和植物病理學會植物線蟲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河南農業大學承辦。來自CIMMYT、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中國農業大學、河南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南省植物保護站等20家科研、教學和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的6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高士軍書記在開幕式上致詞,認為“小線蟲、老問題、新情況、高技術、大文章”,小麥孢囊線蟲病的研究雖然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目前還面臨挑戰,希望各位專家齊心協力,認真搞好小麥孢囊線蟲病害防控技術研究。河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宋家永書記、中國農業大學唐文華教授、國際小麥玉米改良中心 Julie Nicol博士、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Ian Riley教授以及會議主席彭德良研究員分別致詞祝賀本次會議召開。
會上,17位參會代表圍繞小麥孢囊線蟲的發生分布、危害情況、調查方法、防治技術、抗病品種、致病基因克隆等問題進行了專題發言。研究結果表明小麥孢囊線蟲在我國河南、河北、山東、北京、青海、甘肅、安徽、陜西、湖北、內蒙古及山西等11個省市200余個縣市均有分布,對小麥、大麥、燕麥和裸大麥的危害面積近4000萬畝;阿維菌素、淡紫擬青霉等對小麥孢囊線蟲病害具有較高的防效;新麥11、中育6號等小麥品種具有高抗或耐孢囊線蟲病的特性。利用RACE技術克隆了內切葡聚糖酶、纖維素結合蛋白等致病相關基因,這些研究成果為制定小麥孢囊線蟲病的綜合防治技術奠定了基礎。
經過認真研討,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小麥孢囊線蟲病已經成為我國小麥生產上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一旦暴發成災,必將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嚴重影響我國小麥生產,直接威脅我國的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小麥孢囊線蟲病害列項進行攻關研究。通過相關科技項目的實施,研究、防止其擴散蔓延,從而促進我國小麥穩產豐收,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經濟安全。同時,對今后小麥孢囊線蟲病的具體研究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劃。
會后,代表們到河南許昌縣小麥孢囊線蟲病害發生嚴重地區和試驗基地進行了考察調研。本次會議得到了國際小麥玉米改良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病蟲害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及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的經費支持,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
分享到
第四屆全國小麥孢囊線蟲病學術研討會在豫召開
發布時間:2009-05-25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