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獲悉,該所馬春森科研團隊2014年7月在英國生態學會著名期刊《動物生態學雜志(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上發表的題為“熱天暖夜對小型節肢動物發育、存活和繁殖產生獨特新影響”的研究論文,于2014年9月9日被國際頂尖生態學家作為“新發現”推薦為“Faculty of 1000”生態學科的“學科甄選文章(F1000Prime)”。
馬春森科研團隊通過歷史氣候數據分析發現熱天暖夜是氣候變暖的特征之一。通過氣候模擬試驗,以麥長管蚜為模式系統,首次揭示了熱天暖夜對昆蟲生命參數和種群適合度的獨特作用。該研究表明,與恒溫或等幅變溫相比,熱天暖夜使蚜蟲的發育最適溫度提高了3℃,這一結果挑戰了著名的“Kaufmann effect”理論,表明該理論在夜間溫度不對稱升高的變溫條件下并不適用;適宜溫度范圍內的夜間變暖導致蚜蟲存活線性下降,完全不同于恒溫效應;此外,夜間變暖也進一步惡化了日間高溫對成蟲表現的不利影響;基于這些研究結果,預測熱天暖夜可導致麥長管蚜在溫帶地區分布南界將向北萎縮。
據悉,Faculty of 1000(簡稱F1000)由國際上頂尖的生物學和醫學專家。根據科學論文的科學價值和學術貢獻,從全球每年發表的海量SCI論文中遴選出不足0.2%的優秀論文,并進行點評,推薦給廣大科研人員有償閱讀。由于F1000的嚴格遴選程序和質量保證制度,研究人員發表的科研論文獲F1000收錄推薦是一項很高的國際學術榮譽。“F1000”自2002年運行以來,中國農科院共有8篇文章(其中植保所2篇)入選推薦。(通訊員 孫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