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李奎團隊與其合作者在《生物技術趨勢(Trends in Biotechnology)》上發表綜述文章,提出區別基因編輯和轉基因動物及其安全評價的新觀點。
基因編輯和轉基因技術是目前發展最快、應用最廣泛的兩種主要生物技術,二者聯系緊密。我國是基因編輯和轉基因動物研發最活躍的國家,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多的基因編輯和轉基因農業動物育種新材料。如何準確界定和區別基因編輯和轉基因動物,并采用差異化的監管策略,一直是世界各國監管部門和學術界關注的重點和焦點問題,但迄今沒有國際公認的標準。
關于如何區別基因編輯和轉基因動物,文章指出基因組中引入目標物種基因庫之外的外源DNA序列的動物即為轉基因動物。目標基因組位點得到精準缺失或者精準修飾,沒有引入目標物種基因庫之外的外源DNA序列的動物即為基因編輯動物。基因編輯可以快速獲得自然低頻率發生的特定基因型,具有等同于自然突變的效果,是重要的新型動物育種技術。
文章認為,目前需要根據基因編輯產品的特點,并以此來合理優化基因編輯產品的監管體系,推進基因編輯動物產品的產業化。文章指出在基因編輯完成后,農業育種可以通過多層次篩選,剔除脫靶等非預期效應,直至選出的最優個體用于生產應用。(通訊員 馬昕怡)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tibtech.2021.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