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3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揚州分中心)、國家小麥產業體系遺傳育種研究室、中國作物學會小麥產業分會和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共同舉辦的第六屆全國小麥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揚州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翟虎渠院長、江蘇省曹衛星副省長、李振聲院士、程順和院士、江蘇農科院嚴少華院長、揚州市謝正義市長、揚州市洪錦華副書記、紀春明副市長、鄭有良教授、袁漢民研究員、孫其信教授、辛志勇研究員、賈繼增研究員和魏益民研究員等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代表約600人參加會議。會議特邀澳大利亞聯邦科工組織的Richard Richards博士、美國農業部的Edward Souza博士介紹國際小麥遺傳育種最新進展。
會議認為,我國小麥遺傳育種研究取得重要進展,并在國際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過去5年,我國在小麥高產和品質育種、親本創新及生物技術應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常規育種在品種選育中仍占主導地位,新品種產量潛力進一步提高,全國各地育成一批高產優質廣適品種,大面積推廣的品種包括“鄭麥9023”、“濟麥22”、“煙農19”、“邯6172”、“周麥18”和“矮抗58”等,主產麥區實現了一次品種更換,為我國小麥生產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基因組和種質資源研究及分子育種也取得明顯進展,其中抗病性和品質性狀的分子標記研究和應用進展更為突出。遠緣雜交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如小麥-簇毛麥易位系、周8425B及人工合成小麥在品種選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會議明確了今后5-10年我國小麥育種的發展方向。我國小麥主產區進一步集中,河南、山東、河北、江蘇和安徽占全國總產的75%。從1998年至2008年,在面積大幅度下降的情況下,由于單產增長了29%,我國小麥總產有了明顯提高,其中新品種和改良栽培技術的大面積推廣為小麥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我國小麥單產在過去十年的增長率遠遠超過了其它主要糧食作物,說明科技進步在小麥增產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也表明我國小麥遺傳育種和栽培等技術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會議還明確了各地區的主要工作目標,東部5省需進一步提高產量潛力;西部地區應以提高水份利用率和適應性為主;氣候變化的影響更突出,培育廣適性品種尤為重要。還提出了未來我國小麥育種的3個主要發展方向,一是繼續加強抗病與高產小麥新品種選育,二是進一步加強具有中國特色用于蒸、煮、炸類食品的優質小麥選育與研究,三是進一步加強廣適性(耐旱、耐高溫、耐鹽、耐晚播等)新品種選育與研究。建議政府進一步加強優質小麥生產基地建設,開拓東南亞與東亞地區小麥出口市場;加強對小麥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
全國小麥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每5年舉辦一次,第一屆至第五屆分別在楊凌(1983年)、鄭州(1990年)、成都(1995年)、濟南(2000年)和楊凌(2005年)舉行。本次會議規模大、水平高,青年科技人員積極參與,參會人數創紀錄,收到論文摘要近200篇,遠遠超過前幾屆,說明5年一屆的全國小麥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已成為我國小麥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為了鼓勵青年人才脫穎而出,除大會報告外,本次會議還設立了青年論壇,目的是為青年人才脫穎而出提供平臺。張肖飛、李景娟、莊麗芳、張瑞奇、徐兆師和蘭彩霞等6位35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員獲優秀論文獎,大會向他們頒發了證書和獎金。開幕式上舉行了2008和2009年度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的頒獎儀式,馬永安研究員、肖志敏研究員、茹振鋼研究員和楊武云研究員獲得這一殊榮。會議期間還舉行了《麥類作物學報》編委會擴大會議,專家們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對《麥類作物學報》的發展將起重要推動作用。與會代表高度評價了里下河地區農科所為本次研討會順利舉行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感謝他們熱情周到和專業化的服務。第七屆全國小麥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于2015年在河南鄭州召開,由國家小麥改良中心鄭州分中心承擔。(彭琚麗)
分享到
第六屆全國小麥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在揚州召開
發布時間:2010-04-07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