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昆蟲研究室副主任高玉林博士和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斯圖爾特.雷茨(Stuart Reitz)博士聯合研究發現,外來生物入侵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最新一期的國際昆蟲學頂尖刊物《昆蟲學年評(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最新影響因子13.534)。
種間競爭是物種群落構成的一個基本機制,其普遍性及重要性一直是入侵生態學領域討論的熱點話題,競爭取代是種間競爭最嚴重的后果。植保所高玉林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過去15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近百種物種種間競爭取代的經典案例,詳細總結了各物種在不同區域和不同生態系統等環境下種間競爭取代機制。結果發現,大部分種間競爭取代的現象發生在新入侵物種與其他物種之間,且競爭取代機制復雜,普遍認為是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長期互作進化的結果。很顯然,外來生物入侵明顯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在特定區域甚至加快了物種多樣性的喪失。
隨著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外來物種入侵問題愈加突出,形勢愈加嚴峻,競爭取代將繼續成為入侵生態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該研究成果全面詮釋和完善了物種競爭取代理論,豐富了入侵生物學學科發展。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論文第一單位為植保所,第一作者為高玉林博士。(通訊員 孫爻)
論文鏈接: 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ento-031616-035425
種間競爭是物種群落構成的一個基本機制,其普遍性及重要性一直是入侵生態學領域討論的熱點話題,競爭取代是種間競爭最嚴重的后果。植保所高玉林博士領銜的研究團隊系統分析了過去15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地區)近百種物種種間競爭取代的經典案例,詳細總結了各物種在不同區域和不同生態系統等環境下種間競爭取代機制。結果發現,大部分種間競爭取代的現象發生在新入侵物種與其他物種之間,且競爭取代機制復雜,普遍認為是生物和非生物因子長期互作進化的結果。很顯然,外來生物入侵明顯加劇了物種競爭取代及種群地位的演化,在特定區域甚至加快了物種多樣性的喪失。
隨著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外來物種入侵問題愈加突出,形勢愈加嚴峻,競爭取代將繼續成為入侵生態學領域的研究熱點。該研究成果全面詮釋和完善了物種競爭取代理論,豐富了入侵生物學學科發展。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論文第一單位為植保所,第一作者為高玉林博士。(通訊員 孫爻)
論文鏈接: http://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ento-031616-035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