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萬莊)國際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儀式暨研學活動在河北廊坊舉行。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級巡視員李芹、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局長王述民、河北廊坊市廣陽區副區長劉永華等領導出席揭牌儀式。
在與會領導和師生的見證下,農業農村部、中國農科院成果轉化局、廣陽區政府、廊坊園區管委會領導共同為園區“全國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園區管委會向來自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生物所、食物營養所等單位的首批7位年輕科學家頒發了“研學授課老師”聘書,與廊坊市第十一中學、廣陽區萬莊鎮中心小學、萬莊鎮伊指揮營村小學、萬莊鎮李孫洼小學簽署了“研學實踐教育共建協議”。
李芹表示,長期以來中國農科院依托科研資源優勢和科研專家隊伍,開展了大量的科普工作,普及農業知識,展現農村風貌,為全社會認識農業、了解農業,進而對農業農村發展產生興趣,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面向廣大中小學生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激發了中小學生對農業科研探索的熱情,帶動中小學生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有效提升了中小學生的科學素質和“三農”情懷。她要求,中國農科院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在師資、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和指導,加強與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的溝通,園區管委會要充分發揮科研項目和專家團隊優勢,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教育引導學生增長見識、豐富學識,進一步支持研學基地、增強為“三農”事業培養人才的能力,農業農村部今后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園區工作。
王述民指出,利用農業科研國家隊的人才優勢、廊坊園區豐富的試驗示范科研場景和農業生產體驗環境,開展綜合實踐教育、研究性學習,開展農情科情教育、農事體驗活動,可以讓中小學生感悟農業科技的魅力,有助于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對于培養知農愛農敬農、具有濃郁“三農”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和社會價值。下一步,廊坊園區將以此次研學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優化課程設計、豐富研學活動內容,在做好服務科研的同時加大科普力度,進一步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儀式結束后,3位研學授課老師分別以“蔬菜種質資源與人類健康”“轉基因知多少”“學齡兒童膳食指南”等主題向現場學生進行相關知識普及。隨后,學生們參觀了生物所轉基因水稻試驗田,在食物營養所試驗田體驗了紅薯、花生等農事采摘,以親身體驗、現場教學的方式帶領學生們了解了科研場所及所開展的科研活動,提高了對農業的認知水平,培養了科學素養。
廣陽區教育局、農業農村局、廣陽區萬莊鎮黨委政府、廊坊市第十一中學、廣陽區萬莊鎮中心小學等單位領導師生上百人參加活動。(通訊員 盧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