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堅持科技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的工作思路,立足定點幫扶村湖北省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實際,依托品種、技術、平臺優勢,推廣作物綠色高效栽培模式,建立油料高山繁種基地,打造千畝油菜花海,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600元,實現了全村整體脫貧摘帽。駐村工作隊連續三年獲得湖北省委“優秀駐村工作隊”稱號。
打造油菜良種繁育與花海網紅旅游
堅持“以農帶旅、以旅促農、農旅結合”發展思路,按照統一免費供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加價回收良種和連片種植、景觀設計模式,打造了2000余畝的“油菜花海”,油菜良種普及率達到90%、畝增產增收30%以上,形成了種植、旅游、餐飲、民宿和特色農產品銷售一體化發展新業態。三年來生產良種100多萬斤,增收320多萬元,惠及貧困農戶100余戶。
今年3月底千畝油菜花進入盛花期,通過拍攝風景宣傳片,開展新媒體推介,千畝油菜花海成為恩施新晉網紅拍照打卡景點,每日吸引恩施、利川等地游客2000多人次前來觀光。僅靠銷售油菜花蜜、土雞蛋等土特產,村民一天收入就超過1000元。
構建食用菌-高山果蔬周年綠色增效模式
根據村里獨特的高山富硒環境,及時引進羊肚菌等食用菌人工栽培技術,成立了羊肚菌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溫棚促早+企業收購”的發展模式,種植羊肚菌每畝純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同時,他們還通過“工廠化育苗+專家技術指導+多品種同步篩選”,確定了西瓜、辣椒等產量高、收益好、銷售穩定的蔬菜品種,推出了“食用菌-高山蔬菜周年綠色種植”模式,貧困戶種植蔬菜每畝實現收入8000元以上。此外,通過下茬種植鮮食甜玉米、水果番茄、草莓等,打造精、特、優瓜果采摘休閑農業生態園。
組建全產業鏈農業科技服務隊
邀請所內外10余名專家組成農業科技服務隊,圍繞村產業發展需求,提供農業科技成果示范推廣、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形成了上中下游全產業融合的科技服務模式。疫情期間農業科技服務隊專家通過線上指導,促進春耕生產順利開展。扶貧工作隊提前謀劃,通過工廠化育苗車間精心挑選了1萬多株優質瓜果種苗,及時發放給貧困戶,并邀請科技服務隊專家到村詳細講解了西瓜、番茄等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為今年高山瓜果豐收奠定了基礎。(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