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被授予“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和“七里河區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作為青少年科普基地,蘭州牧藥所將向青少年開放所史陳列室“銘苑”、中獸醫藥陳列館、牧草標本館3個科普展館和農業農村部動物毛皮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蘭州)毛皮標本展示區。銘苑建于民國時期,后為原國立獸醫學院院長盛彤笙先生辦公室,2008年修繕為記錄研究所歷史和發展軌跡的陳列室。盛彤笙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畜牧獸醫學科第一位學部委員(后稱“院士”)。銘苑與矗立院中的盛彤笙先生銅像同被蘭州市文物局列為蘭州市重要工業遺產。中獸醫藥陳列館依托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傳統中獸醫藥資源搶救和整理”,是國內保存中獸醫藥標本最多的陳列館,保存中醫藥標本2000余種,中獸醫藥學古籍200余本,中獸醫針灸與診療器具500余件,針灸穴位掛圖等20幅。牧草標本館積累了大量的牧草實物標本,有研究所自主培育的中蘭1號苜蓿、中蘭2號苜蓿、中天1號苜蓿等國家級優質牧草新品種,集中保存了20世紀留存的部分牧草及種子標本和采自甘肅等西部旱生超旱生種質資源2400余份。展館和展示區將為青少年科普畜牧獸醫方面的科學知識、樹立科學意識提供有力支撐。
所長楊志強指出,市區兩級科普基地落戶研究所,是市、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重要舉措,是對研究所工作的鞭策和鼓勵。研究所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的賀信精神,堅持“三個面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加強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在市區兩級政府的支持下,不斷完善科普教育基地內容,做好生物科學普及工作,引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興趣愛好,培養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科學素養,營造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通訊員 符金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