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農業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葉貞琴到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調研。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李金祥以及農業部辦公廳、湖南省農委有關領導陪同調研并出席座談會。會議由麻類所黨委書記邱化蛟主持。麻類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
會上,麻類所所長陳萬權詳細介紹了麻類所近幾年來在體制機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的進展。重點介紹了麻育秧膜、麻改飼、生物脫膠、漢麻開發等科研成果的研發和應用情況。
李金祥指出,受產業萎縮影響,麻類所經歷了一個比較困難的時期,近幾年在新班子帶領下發生了令人矚目的變化,一是思路轉變。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積極調整學科方向,研究領域從傳統的麻類學科拓展到南方飼料作物、特色蔬菜等南方經濟作物領域,為麻類所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二是人才團隊建設卓有成效。研究所克服重重困難,積極引進人才融入團隊,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三是平臺建設進展顯著。沅江試驗基地已經作為中國農科院綜合培訓基地建設,所區的設備和平臺也在不斷更新,南方經濟作物綜合實驗大樓將于年底交付使用,將大大改善麻類所的科研環境和條件。總的來說,麻類所職工的精神面貌已經煥然一新,“快樂科研,幸福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他希望,所里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賀信的要求,堅持“三個面向”,建設“兩個一流”,力爭取得更好的成績,不辜負部院黨組的支持和期望。
葉貞琴對麻類所在麻類產業萎縮的狀況下,不斷更新麻類產品、取得成績表示祝賀,對麻類所未來的發展思路表示贊同。他要求,麻類所在今后的發展中,一要立足麻類學科,發揮麻的優勢,將麻產業做大、做強、做精、做優。麻的品種和資源豐富,麻類產業有市場、有需求、有潛力,麻類所作為唯一的國家級麻類科研平臺,要充分利用科研和人才資源優勢,拓展麻類用途和利用空間。二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充分利用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地處南方地區的區位優勢,瞄準市場,創新成果。三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人才為中心,以科技成果為導向,以解決生產應用中的實際需求為最終目標,創新管理機制,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會后,葉貞琴一行參觀了麻類所南方飼料作物與利用創新團隊、苧麻水培工廠和漢麻資源溫室,與科研人員進行了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苧麻重金屬吸附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通訊員 廖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