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刃天青的顏色變化以判斷氧化還原情況,用注射器取厭氧污泥來配置培養基,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厭氧菌,操作氣相色譜儀檢測甲烷成分,從混合物中提取DNA,用高錳酸鉀氧化水樣監測水質……7月7日,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公眾科普日活動拉開帷幕,講座、實驗、答疑等一系列科普活動面向轄區中學開放。
此次科普日活動是研究所、學校、社區聯合打造的公益活動。沼科所黨委書記李韶民指出,沼科所作為國家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公益性研究機構,有責任、有義務做好技術推廣與科普宣傳,使學科興趣培養基地成為面向社會的學習平臺和交流窗口,以促進科研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棕北中學校長丁世明希望利用好今年新建的“農業農村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區學科興趣培養基地”和“棕北中學學科興趣培養基地”兩個平臺,與沼科所和社區開展戰略性、建設性合作,益于學科建設、后代教育和科技進步。此次沼科所科普活動首次面向中學生開放??紤]到初中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習得特點,所微生物中心開設了題為“走近微生物——我們身邊的隱形朋友”的講座,精心設計了7個實驗,每個實驗安排導師講解實驗目的,演示實驗步驟,引導實驗操作,并在實驗結束后解疑釋惑。活動因科學性、實踐性、有序性、趣味性得到了帶隊老師的高度評價,激發了學生們對微生物學習的廣泛興趣。
此次活動是沼科所對中央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韓長賦部長“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精神的積極響應,體現了沼科所科技工作者主動“報國為民”的情懷和科研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表達了沼科所加強科普宣傳、服務社會和行業發展的心愿。未來4年里,沼科所將聯手棕北中學社區,繼續開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
沼科所微生物中心主任承磊、成都市棕北中學、成都市跳傘塔成科路社區等相關單位領導、老師、學生及家長參加了本次科普日活動,共同見證了“棕北中學學科興趣培養基地”成立和“第一期能源微生物學科興趣培訓班”開班。(通訊員 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