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麻類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與湖南省花垣縣人民政府簽訂了《科技合作協議》。麻類所所長、黨委書記陳萬權和花垣縣縣長、縣委副書記隆立新分別代表雙方在科技合作協議上簽字。
花垣縣隸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的發源地。根據協議,雙方將以共建武陵山區(花垣)南方經濟作物科研示范基地為目標,以高效綠色農業生產技術集成與應用為著力點,在特色植物資源的挖掘與利用、高蛋白飼料作物的選育與應用、農林副產品的綜合利用以及植物病蟲害綠色防治技術等方面展開技術合作,雙方通過集中各類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實現優勢互補,通過市場引導、政府扶持、科技支撐等措施,促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為武陵山區(花垣)生態環境保護和富民強農提供技術支撐。
陳萬權表示,花垣縣是國家級重點扶貧縣,在此建立武陵山區(花垣)南方經濟作物科研示范基地,是積極參與中央“精準扶貧”工作的具體行動,是中直機關科技服務湘西貧困地區的具體表現,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頂天立地”的重要舉措,麻類所相關科技人員,將立足花垣農業產業發展現狀,圍繞特色經濟作物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加大技術研發和科技支撐力度,以點帶面服務大湘西。
隆立新認為,花垣縣目前仍為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農業發展科技水平較低,廣大農民和企業企盼新品種、新技術?;ㄔh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主動對接好麻類所的相關科研和扶貧工作。
簽字儀式結束后,陳萬權一行實地考察了十八洞村的精準扶貧工作現場,并舉行了首次所企對接工作會,使雙方合作務實、生根。(通訊員 王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