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
特產研究所獲悉,該所人獸共患病研究課題組獲得吉林省直機關“青年文明號”稱號。王志清、朱言柱獲得吉林省直機關“青年崗位能手”稱號。
據悉,人獸共患病研究課題組成立于2006年,主要針對影響家畜養殖業發展及野生經濟動物的重大傳染病進行致病機理和免疫機制的探討及新型有效疫苗的開發研究。課題組下設野生經濟動物和寵物重要病毒性傳染病研究組、反芻動物重要病毒病研究組、特種動物細菌學研究組、毛皮動物生物制品創制課題組等4個研究小組。在課題組程世鵬研究員和溫永俊研究員的帶領下,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十一五”支撐計劃、“十二五”支撐計劃、863課題、主持和參加完成科研項目25項,取得科技成果20項,其中獲獎成果15項。申請專利10余項,獲得專利3項。主持完成“毛皮動物(貂、狐、貉)生物制品產業化開發”,2009年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現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重大項目、吉林省雙十項目等。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余篇。出版《牛病毒性腹瀉及其控制》、《獸醫手冊》、《特種經濟動物疾病早防快治》、《狐貂使用養殖技術手冊》、《經濟動物疾病診療新技術》等科技著作近20部。
王志清2004年7月進入中國農科院
特產所藥用植物研究室工作,從事藥用植物育種與栽培研究。始終堅守在科研一線,能吃苦,肯奉獻,憑借著堅韌的意志和孜孜以求的精神,刻苦鉆研業務,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成果轉化項目等6項,參加其他科研項目20多項;審定中藥材品種4個;修訂制訂細辛、甘草等中藥材種植標準3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40多篇;編著著作6部;獲得其他科研成果20多項,其中3項科研成果分別獲得吉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長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吉林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朱言柱2005年進入
特產所經濟動物疫病研究室工作,從事鋁的免疫毒性研究。年僅30歲,他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鋁致大鼠腸黏膜免疫耐受消失的TLR9/NF-κB信號轉導機制 (31302147)”和 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青年科研基金項目“染鋁對大鼠成骨細胞主要調節因子的影響 (20130522091JH)”(2項,總經費26萬元),參吉林省基礎研究計劃-應用基礎研究項目“Lfa-AA-Lfc抗菌肽作用靶點的確定及對細菌細胞結構的影響”(20130102080JC)和吉林省科技攻關計劃-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水貂細小病毒性腸炎、出血性肺炎二聯活疫苗的研制”(20140204072NY)(2項,總經費25萬元),發表高水平的學術論文29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文章11篇,累計影響因子28.423;參與SCI文章11篇,參與中文文章6篇,第一作者發表EI論文1篇;參編著作“水貂養殖關鍵技術”1部;參與獲授權的專利“一種治療犬瘟熱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1項;“三氯化鋁對大鼠脾臟中微量元素和細胞因子的影響”和“ 三氯化鋁蓄積對大鼠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酶系統的抑制效應研究”2項科研成果分別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獲得2013年和2014年的吉林省自然學術成果獎三等獎。(通訊員 陳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