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31日,2013年度中-新果樹科學聯合實驗室工作組會議在鄭州召開。中-新果樹科學聯合實驗室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
鄭州果樹研究所與新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聯合承建的實驗室,此次會議是自今年3月聯合實驗室成立以來首次工作組會議。會議以加強雙方果樹育種技術合作研究,促進雙方交流深度為主題,就實驗室近期發展規劃進行了全面討論。
雙方一致認為,近期實驗室研究方向,應以紅皮梨在華合作育種、蘋果砧木分子育種技術研究、獼猴桃抗病機理研究以及果品優質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研究4方面為重點;在人才培訓上,形成每年度2-3人的以中青年科技人員互派交流為主的交流培訓計劃;在科技平臺建設方面,初步研究了實驗室在華實驗基地布局,形成了實驗室提供技術支撐方案,聯合公司和農戶具體實施的基地建設方案,還設想在華合作建設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用于果樹病害研究;在實驗室運行管理機制方面,通過了實驗室的年會制度,要求實驗室每年召開1次工作組會議,雙方輪流承辦。
會議期間,新西蘭植物與食品研究所代表團團長艾倫•懷特(Allan White)博士首先就本次來訪的討論議題進行了闡述,果樹遺傳與育種研究專家文森特•巴斯(Vincent Bus),果樹栽培研究專家斯圖爾特•塔斯汀(Stuart Tustin)、獼猴桃專家程燦紅(Canhong Cheng)等從果樹分子育種技術、資源目標性狀分子輔助篩選到現代果樹量化精準栽培控制技術研究作了學術報告。
鄭果所青年科技人員結合自身的工作內容,圍繞果樹功能基因組學、果樹分子標記技術研發、果樹育種技術及果樹栽培生理等方面內容進行了交流。
會議討論了雙方紅皮梨育種、蘋果砧木育種、獼猴桃抗病機理研究和果園綜合蟲害治理等項目的具體合作規劃,并初步達成共識,將于近期簽訂相關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