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農業部獲悉,在“十一五”全國農業科研機構綜合實力評估中,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在全國1000多個農業科研機構中排名第三位。
此次評估由農業部組織,主要從人才隊伍、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平臺基地、儀器設備、人才培養、論文成果、學術交流、科技開發與服務等方面進行評價。此次排名,油料所綜合實力由“十五”期間全國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在湖北省內和全國油料專業科研機構中均保持在首位。
“十一五”以來,油料所以“做貢獻”為發展定位,堅持“引領、代表、支撐、貢獻”(引領我國油料科技和油料產業的發展方向,代表我國油料科研的最高水平,支撐我國油料產業的健康長遠發展,為國家的食物安全和農民增收多做貢獻)的發展方針,大力實施“自主創新、頂天立地、帥才培植、條件領先、優勢集成、基地帶動、和諧發展、走向國際”八大發展戰略,在“十五”基礎上實現了快速可持續發展。
“十一五”期間,油料所共主持國家級課題152項、省部級課題29項、國際合作課題11項,科研經費達2.93億元,是“十五”科研經費的3.7倍;獲得各類科研成果153項,比“十五”增長22.4%,其中主持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項;審定油料新品種47個,比“十五”增長30.6%;科研成果轉化率達到90%以上,累計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150多億元。其中,油菜成果轉化率達到了100%,新品種、新技術年推廣面積4000多萬畝,覆蓋我國油菜種植面積的35%、湖北油菜種植面積的70%。
進入“十二五”以來,油料所以“頂天立地、國際一流”為發展目標,大力開展現代農業科研院所建設,形成了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協調發展,產前、產中到產后研究緊密銜接的學科群和油菜遺傳改良、油料質量安全、夏油遺傳改良、油料功能基因組與基因工程、油料加工、油料環境生物學六大創新團隊,已在油菜高含油量和抗菌核病育種、油菜芝麻基因組測序、黃曲霉毒素檢測、油料加工等系列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進展。(通訊員 余波)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BRTV新闻]《清风北京》丁颖:一生求真务实的“谷种佬”2025-07-19 00:24:00
- [科技日报]科技赋能吉林敦化全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07-18 16:30:00
- [新华网]中国农业科学院人参重大任务推进会暨吉林敦化人参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会议举行2025-07-18 16:00:00
- [人民政协网]揭开“糖转运高手”的进化传奇2025-07-18 15:30:00
- [光明日报]水稻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问世2025-07-18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