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名普通農(nóng)業(yè)科技工作者的“三農(nóng)”情懷
郭大應出身于一個貧窮的農(nóng)民家庭,是在黨和國家的資助及鄉(xiāng)親們幫助下完成了大學學業(yè)。他心懷一顆感恩的心,走上工作崗位。工作中吃苦耐勞,不為名不為利,長期工作在艱苦的科研生產(chǎn)第一線,贏得了大家好評。退休后,他退而不休,繼續(xù)奔波在科研生產(chǎn)第一線,作出了新的貢獻。
退而不休 發(fā)揮特長 服務科研作貢獻
郭大應退休后,利用他多年來從事利用滲透儀研究土壤水分狀況所積累的經(jīng)驗和技能,為科研提供服務。他先后恢復改進了洪門基地滲透儀設備,保證了科研正常運行;為灌溉所4個研究室加工了500套分體式負壓計,300套土壤溶液提取裝置,100套馬氏瓶裝置及負壓供水器;他研制的分體式真空負壓計,獲得專利收益10萬元;同時還為河南省農(nóng)科院黃河研究所、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加工制作并安裝觀測水設備。郭大應的工作為灌溉所和兄弟院所的科研提供了有力地支撐,他已成為這方面不可或缺的高技能人才。
正在洪門基地調試負壓計
心系家鄉(xiāng) 服務三農(nóng) 助推精準扶貧出成效
郭大應為使家鄉(xiāng)父老盡快脫貧致富,加速新農(nóng)村建設,他是付出了艱辛勞動,并取得初步效果。
他親自動員,幫助一名大學生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當了村官。在他的幫助下村里完成了部分土地流轉,建起農(nóng)機合作社和種植合作社,為使合作社正常運轉,郭大應出資20萬做為周轉金并任合作社名譽理事長。目前這名大學生村官已安下心,扎下根,成為村里致富帶頭人,得到省、市、縣的表獎,4次參加了中組部和農(nóng)業(yè)部舉辦的大學生村官和農(nóng)村致富帶頭人培訓班。
動員資助一名大學生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當了村官(右前)
近些年來村里旱澇災害不斷發(fā)生,其中一個原因是坑塘多年失修污泥淤積,蓄水排灌功能大大降低。為解決這一問題,郭大應用5萬元為村里買了一臺清洗機,后來他又考察了4省,動手研制了一臺清淤機,再出資5萬元為村里修建一座蓄水池。為解決清淤問題,他不但出了錢,還泥里去,水里來,為坑塘清淤而奔波。在他的努力下村里的生產(chǎn)、生活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改變。
出資為村里修建蓄水池
郭大應同志重視科技扶貧,他首先出資20萬,承包了村里廢棄工坊,又用了3萬元將其改建成科研實驗基地,并以此為依托,引進了油料所、灌溉所、山東登海先鋒公司科研人員前來考察、實驗、傳授技術,使村里科技致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郭大應看重文化扶貧,在他的倡導和資助下,村里成立了文工團,開展文藝演出活動,用積極向上的文藝活動占領農(nóng)村文化陣地,改變著人們的觀念,文化扶貧結出了豐碩成果。
引進山東登海先鋒公司開展玉米良種試驗
身體力行 回報社會獻愛心
郭大應夫妻退休工資不算低,但他們始終保持儉樸而平淡的生活,不追求高檔消費和享受。多年來,他們把積攢起來的錢,多用于回報社會、扶貧幫困、生產(chǎn)救災,僅支持農(nóng)村建設的捐助就達30多萬元。盡管如此,他們仍然在追逐著他們的夢想,加倍努力,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以更好的回報社會。(通訊員 齊凱新)
為村里引進滴灌枝朮
- 新方法可实现链霉菌药物高效生物制造2025-07-21 16:57:00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全力推进科技支撑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2025-07-21 14:59:00
- [农民日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方农牧业技术创新中心都市农业高效生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2025-07-21 09:40:00
- [中国科学报] 研究发现改善记忆功能的磷脂绿色合成新方法2025-07-20 12:30:00
- [人民日报]河南扛牢粮食安全责任2025-07-20 09: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