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赴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調研。農業部財務司司長李健華、科技司巡視員石燕泉,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等陪同調研。

張桃林指出,我國糧食在“十連增”之后,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加大,實現突破的根本出路在于農業科技。深圳的創新創業環境優越,發展生物等新興產業決心大,中國農科院選擇在深圳成立基因所是極具戰略眼光的重大決策。他希望基因所既要把握國際前沿、又要緊扣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既要把握趨勢、又要引領產業。堅持“開放、流動、合作、競爭”的理念,聚集各種資源、要素,加快建設和發展,占領現代農業基因組學研究制高點,早日建成國際一流的現代農業研究所。
張桃林要求,基因所要充分利用中國農科院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難得機遇,在管理體制上大膽創新,堅持公益性與基礎性、社會化服務與市場化產業化運作相結合,實現上中下游的貫通;在平臺建設上要堅持開放共享的原則,努力聚集中國農科院乃至全國的科研力量進行聯合攻關;要加強與國內外各專業研究所及農業企業的深入合作,充分利用深圳市的有利環境,實現公益性研究與產業化推廣的銜接,探索農業科研與產業、市場更緊密的結合方式,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支撐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張桃林表示,農業部一直重視和關心基因所的建設和發展,部有關司局將指導在頂層設計、學科建設和具體項目上給予和支持,共同努力把基因所建設好、發展好。張桃林要求,基因所要充分利用中國農科院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難得機遇,在管理體制上大膽創新,堅持公益性與基礎性、社會化服務與市場化產業化運作相結合,實現上中下游的貫通;在平臺建設上要堅持開放共享的原則,努力聚集中國農科院乃至全國的科研力量進行聯合攻關;要加強與國內外各專業研究所及農業企業的深入合作,充分利用深圳市的有利環境,實現公益性研究與產業化推廣的銜接,探索農業科研與產業、市場更緊密的結合方式,用最新的科研成果支撐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廣東省農業廳、深圳市相關部門領導,基因所錢前、方宜文、黃三文等做了工作匯報并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