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對鹵禽菜肴的品質形成機理進行了系統研究,采用靜態變壓腌制、自動化噴糖油炸、連續化鹵制、溫和式殺菌等技術,實現了鹵禽菜肴生產的連續化、標準化和自動化;研發出風味優良、品質穩定、貨架期長的扒雞、燒雞等系列新產品。產品采用真空包裝、氣調包裝等形式,保質期達12個月,可滿足冷藏與常溫等儲運銷售形式,以及不同消費人群的家庭、餐館、食堂、旅游等場景的消費需求。該成果形成包括加工原料要求、生產工藝流程、生產裝備配套、產品標準管控等完整的鹵禽菜肴自動化生產技術體系,推動鹵禽菜肴加工產業由手工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轉變。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科技日報] 可生產蝦青素的工程棉花創制成功2025-06-25
- 韓天富當選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2025-06-24
- “中麥578”規模化種植再獲增產增效新突破2025-06-24
- [人民日報]油料所創制食品特征風味酯綠色高效制備新方法2025-06-24
- [中國科學報]油料所創制食品特征風味酯綠色高效制備新方法2025-06-24
- [中國科學報]中麥578黃淮海區創大面積實收高產典型2025-06-24
- 習近平將出席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2025-06-24
- 習近平會見新加坡總理黃循財2025-06-24
- [中國科學報]蜂機協同高效授粉助力新疆白杏單產大幅提升2025-06-24
- [中國科學報]細長粒型水稻如何高產?這個因子有“辦法”2025-06-24